close





1999年,在美國東岸引發了一場古畫真偽大辯論,主角是10世紀中國畫家董源的傳世作品〈溪岸圖〉(圖1)


(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收藏)。隨著「中國畫的真偽問題」研討會的召開,〈溪岸圖〉成為20世紀最具國際知名度的一幅中國古畫。由於這是唯一具有董源名款的一件畫作,在風格上亦與其他幾件董源傳世作品有著極大差異,一旦〈溪岸圖〉的真偽、年代問題被確立,很可能扭轉整個藝術圈對董源風格的認識,甚至重新改寫中國早期山水畫史!

在這場世紀末盛會之前的兩年,享譽國際的中國書畫鑑定專家謝稚柳(1910~1997)甫過世不久,無法親臨會場。這不僅喪失一次由權威鑑定家為〈溪岸圖〉重新「驗明正身」的機會,事實上,謝稚柳本身也是〈溪岸圖〉早期收藏、流傳過程的「關鍵人物」,在相關證人無法出席的情況下,這幅畫的真偽爭辯遂成為歷史懸案,至今無法獲得解答。

〈溪岸圖〉與謝稚柳之間除了「被告」與「證人」的關係,兩者在學術上亦有著相互依存的重要性。〈溪岸圖〉可說是謝稚柳最早接觸的董源傳世作品,開啟他日後研究董源和以董源為源頭的「江南畫派」歷史之契機;而藉由謝稚柳這位研究先驅的貢獻,〈溪岸圖〉也開始在學界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。透過謝稚柳和〈溪岸圖〉之間不斷的對話,不僅為10世紀的中國畫史研究寫下新頁,同時也讓人看到一件藝術品如何塑造一位偉大鑑賞家的豐富內涵,兩者的交會同時具有超越時空的意義。

真蹟或偽作 張大千意外惹禍

謝稚柳去世的那一年,正是董源〈溪岸圖〉在國際上展露頭角的開始。1997年5月,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華裔董事唐騮千將購自收藏家王季遷(1907~2002)的〈溪岸圖〉捐贈給大都會新中國館,《紐約時報》當時以頭版刊登這則消息,並以「中國的蒙娜麗莎」讚美這件董源的巨幅名畫。但在同年的8月,《紐約客》卻引述中國藝術史研究權威高居翰(James Cahill)的觀點,指出〈溪岸圖〉並非10世紀的古畫,而是近代畫家張大千(1899~1983)精心設計的偽作。這篇報導立即引發各界的激烈論辯,促使大都會博物館決定於1999年12月召開國際學術研討會以探明真相(圖2)。


在會議中,高居翰透過對〈溪岸圖〉的筆墨、構圖、造型、署款、印章、流傳等14個項目進行分析,並將其與10世紀山水畫及張大千的作品詳細比對,指出〈溪岸圖〉的風格與10世紀的中國山水畫大相逕庭,卻與張大千1940年代晚期的作品十分相似。反之,曾任大都會博物館特別顧問的普林斯頓大學榮譽教授方聞,亦率同多位學者及博物館研究員,針對高居翰提出的「溪岸圖14點指控」予以回應,他們試圖由作品的風格、流傳史及材質科學分析,來證明〈溪岸圖〉是10世紀南唐畫家董源的一件傑作。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njiiv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